本网讯(外国语学院融媒体中心)春风送暖时节,日语教育领域迎来一场智慧盛宴。3月28日至30日,第十一届全国高等学校日语教育改革与发展高端论坛在南京隆重举行。这场以“数智引领 聚力创新”为主题的盛会,汇聚了全国数百所高校日语教育专家,我院日语教研室冯青主任与李敏老师积极参会,与学界同仁共探新时代日语教育转型之路。

论坛紧扣全球化与数字化双轮驱动的时代背景,主办方在开幕式上强调,日语教育需以“守正创新”为核心理念,培养兼具语言能力、跨文化素养与数字竞争力的复合型人才。承办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通过展示智慧教室、AI教学系统等实践成果,为论坛注入了鲜活的应用案例。
多场主旨报告直击日语教育痛点。修刚教授直面“文科无用论”争议,提出“语言能力筑基、AI赋能增效、学科交叉破界”的突围策略;赵华敏教授聚焦大学日语教育改革,倡导语言、文化、专业教育的三维融合;王海啸教授则解析生成式人工智能如何革新外语教学全环节,从动态大纲设计到个性化评价,技术赋能前景令人振奋。
我院冯青主任的分享成为平行论坛焦点。她以“高校日语教育课程思政建设与国际化人才培养”为主题,系统汇报了我校日语课程思政的创新实践。通过融合文化自信培养与语言教学,使学生在掌握日语的同时,深化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实践案例成为论坛一大亮点。胡琪副教授的《基础日语》混合式教学改革,通过“数实融合”打破传统课堂边界;葛瑞教授以“智能平台+动态评价”重塑课堂生态,实现从“教”到“学”的跃迁。跨学科探索同样引人注目,费晓东团队提出“衔接·融合·全人发展”三维体系,破解“语言孤岛”困境,而“日语+专业”协同模式则为复合型人才培养提供新路径。
论坛最终达成多项共识:人工智能将成为教学创新核心驱动力,需加快构建智能化资源平台;推动“日语+”跨学科课程群建设,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强化教师数字素养与跨学科教学能力,建立“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联动机制。这些共识为日语教育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冯青主任表示:“此次论坛既是理论盛宴,更是行动号角。我们将把前沿理念转化为教学实践,深化课程思政建设,探索‘日语+技术’培养模式,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助力学校国际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