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教师培养‖外国语学院教师赴河北唐山参加 “第四届传统文化翻译与国际传播学术研讨会”

发布日期:2024-10-25 19:32:36   访问次数:    来源:   作者:

本网讯(外国语学院融媒体中心)2024年10月18日至20日,“第四届传统文化翻译与国际传播学术研讨会”在河北省唐山市成功召开。本次研讨会旨在强调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医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的重要传播作用,以及翻译在这一过程中的关键地位。外国语学院桑龙扬教授、曹彪副教授及青年教师陈心果参加了此次会议。



会议中,13位学者的精彩发言令与会者受益匪浅。上海大学赵彦春教授就《全唐诗》的英译原则与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河北师范大学李正栓教授分享了对马致远《秋思》译者行为的比较研究;北京语言大学吕世生教授从“阶级竞争”到“阶级斗争”,分析了马克思唯物史观核心概念早期在中国的翻译历程。西安交通大学桑仲刚教授则探讨了西方汉学家对敦煌俗体诗的英译策略,突显了传统文化中文学与诗歌翻译及哲学思想传播的重要性。与会者普遍认为,文学翻译不仅需借鉴西方的优秀理论,更需构建符合国情的翻译理论。

重庆大学李孝英教授分享了“基于语料库的中医肝系疾病术语英译认知研究”,首席科学家朱建平则作了“中医药国际标准研制与中国话语权:以术语为中心”的主旨报告。其他发言如杨建宇关于中医药翻译中“转喻”文辞的解析、湖北中医药大学刘娅教授的“本草纲目与中医药翻译传播”以及田春雨教授的“匈牙利中医孔子学院中医教育与对外培训”等,均展示了中医药文化传播的必要性,强调了顶层设计与中层管理的协同作用。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把握翻译的方向,鼓励他们保持文化自信,深入思考国学经典所带来的启示。

2024年10月19日下午,研讨会设立了六个主题分论坛,广东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桑龙扬教授在“传统文化外译与海外传播”分论坛中,分享了题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中国传统经典核心概念词翻译与国际传播的根本精神——基于《论语》《孟子》《老子》公理化诠释英译实践”的研究成果。桑教授指出,传统经典的翻译应如同加工玉器般反复雕琢、精益求精,并提出了创新的翻译方法与手段,为与会者带来了深刻的思考与启发。

此次研讨会也促进了广东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与重庆大学李孝英教授之间的愉快交流。外国语学院曾邀请李教授为学院讲座,此次共同参与盛会令双方倍感荣幸。曹彪副教授表示,这样的双向交流对于学院的发展及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研讨会涵盖了传统文化的定义、中医文化的传播、翻译理论的应用及翻译语料库的建设等多个方面。与会者深刻认识到,传统文化作为现代社会的宝贵资源,蕴含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艺术形式和生活方式,对于增强民族自信心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期待中国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愿中国的理念助力天下和平,灾难不生。



上一篇:教师培养‖外国语学院教师赴中山大学参加第二十九届功能语言学与语篇分析高层论坛

下一篇:行至讲坛(第十期)‖海南大学白丽芳教授莅临我院作专题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