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外国语学院融媒体中心)3月18日,外国语学院商务英语教研室(一)成功举办了一场关于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应用的讲座,吸引了众多教师参与。本次讲座由郭景全老师担任主讲人,围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教师人工智能能力框架》展开,为教师们深入剖析了 AI 时代教育的变革与挑战。

讲座伊始,郭老师指出,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深刻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它能够处理海量信息、生成新内容并辅助决策,但也带来了诸如威胁人类决策自主性、侵犯数据隐私等风险。在此背景下,教师作为教育的关键角色,提升 AI 素养和能力迫在眉睫。目前,仅有少数国家为教师制定了 AI 框架或培训计划,而该能力框架的出现,正是为了填补这一空白。
郭老师详细介绍了《教师人工智能能力框架》的核心内容。该框架基于以人为本、保护教师权利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构建,涵盖五个维度的 15 项能力,分为 “获取”“深化”“创造” 三个进阶水平。在 “获取” 阶段,教师要培养对 AI 的批判性理解,掌握基本的 AI 知识和技能,学会识别 AI 在教育中的益处与风险;“深化” 阶段要求教师熟练将 AI 融入教学实践,确保安全、负责任地使用 AI 工具,注重人文关怀;到了 “创造” 阶段,教师需具备创新能力,能够参与制定 AI 教育政策和伦理标准,定制 AI 工具以解决教育挑战。在讲解过程中,郭老师结合实际案例,生动阐述了教师在不同进阶水平下应具备的能力和实践方法。他提到,教师在 “获取” 阶段,可以通过分析具体 AI 工具的利弊,如在使用语言模型辅助教学时,思考其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来加深对 AI 的理解。
在 “深化” 阶段,教师要注重数据隐私保护,像在使用在线教学平台时,确保学生数据的安全。而在 “创造” 阶段,教师可尝试与技术人员合作,开发适合本校学生的 AI 学习工具。此外,郭老师还分享了 AI 在教育领域的应用策略。规范 AI 使用至关重要,需确保 AI 工具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这需要政府、教育机构和企业等多方共同努力。同时,要构建有利的政策环境,为教师提供使用 AI 的支持和激励措施,如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减轻教师使用 AI 的负担等。学校应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 AI 能力框架,设计科学的培训和支持计划,并开发基于情境的绩效评估工具,以促进教师 AI 能力的提升。
讲座最后,教师们进行了互动交流。教师们积极提问,就如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选择合适的 AI 工具、如何平衡 AI 应用与传统教学方法等问题展开讨论。教师们头脑风暴,碰撞出了不同的教学思路。此次讲座让商务英语教研室(一)的教师们对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应用有了更全面、深入的认识。教师们表示,将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 AI 能力,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推动商务英语教学在 AI 时代的创新发展。